大環境不景氣,各行各業開始精簡人力,就連媒體業也不例外,更有分析師直接預言,下一波出現倒閉潮的就是媒體;為求生存,經濟日報和工商時報就在新的一年同時改版,價格也從每份15元漲到20塊錢,並且規劃多角化經營,走質報路線開拓生機。
隨著閱讀習慣改變和大環境不景氣,有分析師直接點明媒體業將面臨倒閉潮,但國內卻有兩大報選在此時改版,還把單價從15元調高到20元、漲幅高達3成是怎麼回事?對此,經濟日報總經理李佳諭表示,「主要是國際紙漿價格不斷的漲,漲上去又掉不下來,加量的部分,比如說小開報這部分,還有我們不定期會推出專刊。」
逆勢操作求生存,為了更精準打中讀者口味,經濟日報、工商時報傾向更純粹的產業財經報。經濟日報甚至擴增國際版及兩岸版,同時增加專業分析評論專欄,每逢週日推出小開報Winpaper,精選70檔熱門股;工商時報則是清楚聚焦財經要文等五大落主題。
不僅是照片拉高、段落間距加大,還有顏色配置全部改成色調一致的黑色、灰色,變得清爽素雅,閱讀起來比較沒有壓力。李佳諭指出,「除了報紙之外還有網路,另外還有我們想說製作電視節目,財經兩岸領域這部分節目,另外影音方面這一塊,比如說手機的資訊提供這一部分。」
對於業者來說,受眾變小又要解決盈虧問題,只好彈性應變找出生存之道,傳統報業變身多角化經營,接下來就看讀者反應了。(新聞來源:東森新聞記者許晶晶、沈政鋒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